大隋出兵的消息,声势震天,各路大军调动频繁,尚未出征,长安就得到消息。李建成剑眉紧锁,隋军果然倾国来袭,而且从各处都有进兵,大唐在兵力上捉襟见肘,必须要集中兵力打一仗。
李建成不敢怠慢,忙召集朝中重臣,并将李渊请了出来。李渊脸色不好看,虽然下毒的人已经找到,也有一段时日没有吃过毒药,但要将药性完全排除,还需要一段时间。
至此国难之际,李渊打足了精神,坐在龙椅上,打量着群臣。有人脸上,显得十分担心,隋军势大,就算潼关方向,能挡住逆隋皇帝杨侑,但西边的屈突通、南方的尧君素呢?
大殿内,出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大唐朝会,第一次显得如此的沉默,空气似乎不流通,死一般的沉寂,让人喘不过气来。
李渊浑浊的目光逐渐变得威严起来,毕竟是一国之君,更是有大魄力之人,在这个时候,国家随时可能灭亡之际,需要他这个一国之主,来做出决断。
“太子,你来说说,具体的情况。”李渊半响,开口道。
太子李建成抿着嘴,走上前去,几名宦官将关中地图打开,高高的举着。李建成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走上前去,手中拿着竹棍,道:“诸位根据探子来报,逆隋的动向大致如此:屈突通率兵三万,从拢山杀来;尧君素、王行本率兵约两万,兵出散关。至于逆隋皇帝,则率兵五万,正朝着潼关杀来。”
李建成缓缓说着,实际上,他将隋军的兵马进行了削减,屈突通是五万人,尧君素是三万人,至于杨侑,率兵足有八万。李建成十分清楚,若是将隋军说多了,会引起朝廷震荡,但若是说少了,又不太可能,因此做了一定修改。
不过,纵然是如此,隋军兵马也有十万,而大唐的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万。大唐十万兵力,要守卫关中、并州以及凉州北部的大幅区域,兵力的确不足。
就关中而言,能够投入的兵力,只有五万,这还算上了长安城中的禁卫军。
群臣听见,都默不吭声,如今的局势,太过于糜烂了。一些聪明的大臣,已经能猜到一些。如今秦王屯兵在河东,不愿意回到长安,联想到太子和秦王复杂的关系,岂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呢?
“众爱卿,有什么看法?”李建成介绍了之后,李渊眯起眼睛,打量着群臣。
独孤怀恩脸色十分难看,当初他以为李渊能开创盛世,所以他暗中投靠了大唐,原本想要借着亲戚关系,博得荣华富贵,可是想不到,荣华富贵没有得到,反而为了大唐,付出了数十万石粮食,如今,长安面临隋军夹击,比当年李渊围攻大兴城更要来的危急。
因为当时的李渊,兵力不足,各方势力并不平衡;而如今,隋军连战连捷,就士气上,就有大大的不同。这长安能守住吗?
这个疑问,不仅仅是独孤怀恩的想法,也是其他人的想法。但是,却没有人敢说出来。
李渊冷哼了一声,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诸位都是大唐的英杰,难道说逆隋才刚刚进兵,诸位就已经胆寒了吗?”
裴寂是李渊心腹,闻言出列,道:“陛下,隋军虽然气势汹汹,但未必没有办法。”
李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满意地点点头,道:“裴爱卿,你有何良策?”
“陛下,隋军虽然气势汹汹,但潼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一万士兵,就能将杨侑的五万大军,挡在潼关外。只要挡住了这支军队,余下的屈突通、尧君素等人,必定群龙无首。”裴寂笑道。
杨侑身为皇帝,亲征关中,必然是各军的主帅,无论是陇西还是汉中的两支隋军,都会听命于杨侑。一旦杨侑被挡住潼关以东,屈突通和尧君素便不足为虑。
裴寂便是这个意思,他这么一说,又解释了一番之后,朝廷内的群臣都不由点头,就连李渊也捋着花白的胡须,点着头,心想在关键时刻,果然还是要靠裴寂。
太子李建成哈哈一笑,道:“潼关天险,城墙高大,只需数千士兵,就能御敌于关外,诸位不必惊慌。”
听见太子李建成哈哈大笑,群臣之中,立刻有人也朗声笑着,窦琮、刘政会等人站出来,朗声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逆隋虽然来势汹汹,但不足为虑。”
李渊哈哈一笑,猛地站起身来,道:“有诸位爱卿相助,逆隋何足为虑?”
“传朕命令,白玄度为东路军指挥,率兵五千,务必要将暴君杨侑,挡在潼关之外!”李渊下令。
白玄度健步走了出来,道:“微臣遵命!”
“武爱卿,朕给你一万兵马,赶往扶风,将尧君素挡在扶风。”李渊说道。
武士彟走出来,道:“遵命!”
“至于陇西军,则由裴爱卿统兵三万,驻扎在高嗻。另传令下去,令淮安王李神通从武威出兵!”李渊又吩咐。
裴寂走了出来,朗声道:“遵命!”
“至于秦王。”李渊说着,顿了顿,道:“则留守河东,抵御并州的隋军。太子,你负责总览全局战事,为大唐之最高军事统帅。”
“父皇,儿臣遵命!”太子李建成拱拱手,说道。
“陛下英明!”群臣说道。
紧接着,又商讨了一些事情,东宫负责这一次战役的统筹安排。很快,整个长安乃至于大唐就像机器一样迅速运转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