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吴明拉了拉马,止住坐骑悲鸣,心下已有些不悦:“高督,你这是何意?”
中西军队虽仅两万,但俱是精锐,吴明亲卫更是不弱,只一小会就控住了马,并未引起多大的捣乱。高远笑了笑,语气中仍是客气:“常闻候爷将兵之术天下无双,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远佩服之极。”
这家伙虽然满面于思,但性子却有些滑,话也说得滴水不漏。吴明有些不喜,却也不想过分开罪于他,便道:“高督客气,我们这就离开方闽,不用劳烦相送。”
高远仍是笑眯眯的:“侯爷,下官不是来送你的,而是和你随行的。”
“随行的?”吴明大讶。
“是啊。”高远笑了笑:“丞相不但对候爷赞不绝口,更对中西军推崇备至。前段时间,北汉又向汉水增兵,丞相就令灵兽兵增援南宁,正与侯爷顺路。欣闻中西兄弟路过敝地,远这几天夜不能寐。如此一来,尽可观摩中西健儿英姿,可说一举两得。”
前线吃紧,刚好顺路之类的都是虚言,真实目的,是监视自己一举一动吧。吴明看了高远一眼,知道推脱不得:“高督客气,走吧。”
四千灵兽兵,数量虽较中西军不如,但气势却不输人,两万多大军在驿站上行过,意气风发,不可一世。身后,偶尔传来老虎低沉的咆哮声,吴明听着,心头却是苦笑。还未至南宁,这盯梢的就来了,丞相防范之心,可说众目昭彰。也不知太后打的什么算盘,竟调自己回南宁。队伍有这么个尾巴跟着,要想有所异动,那是绝无可能。
好在吴明本就没打算要如何如何,倒不是很在意。
虽然两支队伍不相统属,但一路行来,却相安无事。四千灵兽兵后加入后,人数一下激增,但都是骑兵,行军速度却无丝毫影响,众人紧赶慢赶,正月初十这天,南宁城遥遥在望。
远方,白云如歌,在和煦的冬风中,舒缓的从上方滑过。吴明看着,心头却是一紧。他在南宁定居四年有余,比在京都的时间还长,除了地球,南宁可谓是第二故乡。可当再次看到这座城市时,心下却无喜悦,只余沉重。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天天都在这个城市上演,却从未如此紧迫。想到城里那些破事,他都有种心灰意懒的沮丧。在中西,虽也与波斯人,南蛮人,甚至邓格朱磊玩心计,但好歹还在他控制范围内,可南宁局势,却完全不以他意志为转移。
回首再望,两万多士兵行进在宽阔的驿道上,仍拉出一条望不到边的长线。
自己力量虽微,但总得尽力阻止这场内乱,否则于心何安?正想得入神,陆汇拍马冲了过来,大声道:“侯爷,有大队人马前来迎接。”
有人迎接?这倒在预料之中,吴明道:“知道是谁么?”
“有吏部陶大人,丞相长吏左大人,还有惊远将军等其他官员。”
陆汇跟了吴明几年,人也精明了许多,知道三人才是三派势力代表,所以尽拣重要的说。吴明点了点头道:“叫弟兄们以小队为单位,整装进城。陆汇,你带几个弟兄,随我去见陶大人他们。”
陆汇应道:“是。”只一小会,就点齐了亲卫什几个弟兄,吴明招呼一声,众人快马上前,脱离大部队,当先而行。
西门已是人山人海。两万人马不少,一路东行,声势骇人,就算想瞒也不可能。几年来,吴明连战皆捷,百姓早把中西总督视为战神。而朝廷与北汉隔江对峙,时有军队进出南宁。所以对普通百姓来说,中西军的到来,他们不见恐慌,反有些欢欣鼓舞。既然中西军入驻南宁了,那朝廷早晚得打过大江,光复故土。
隔得老远,就见一大群衣着鲜丽的官员在路边张望。左影,陶子谦以及杨易等人赫然在列。六年前,轩辕竟奉旨南征,那时陶子谦乃从军仓曹,而左影仅是个近卫营什长,而六年后,两人一个升迁至户部侍郎,另一个却已官至丞相长吏,且成了两派势力代表人物,世事变迁,殊为可叹。大概曾经同甘共苦过,两人谈笑风生,不见生分。而杨易本就恭谨有礼,在此场面下,更不会做出大煞风景之事,时不时凑趣几句。三人站在一起,竟是难得的和谐。只看表面,谁会想到朝廷内部已是风云激荡,暗潮汹涌?
吴明打马疾行,陆汇带着亲卫什紧随其后。几人连忙停了交谈,一齐迎了上来。双方相隔十几米远,吴明等人同时控马,稳稳当当的提缰而立,动作整齐划一。陶子谦率先拍起了马屁:“哎呀呀,经年不见,侯爷越发英武,其属下儿郎更是不凡,娘娘每每提及中西军,都是赞不绝口,今儿个终算见识了。”
去年吴明回过南宁,但他心忧祝玉清身体,只呆了几天,参加完杨易婚事后,就匆匆忙忙赶往格汗。当时陶子谦正代理成州政事,两人并未见面,所以才有经年不见之说。吴明翻身下了马,半开玩笑的道:“陶大人客气,别老是候爷候爷的叫,那样显得多生分。”他上下打量陶子谦一眼,笑道:“所谓心宽才能体胖,看来陶兄过得不错,比以前胖了许多。”
陶子谦以前甚是清瘦,人也显得阴柔。现在却白白胖胖的,有继续横向发展的趋势。他摸了摸微突的小肚子,略显尴尬的清咳一声:“这个么,人到中年,发体是很正常的事,吴兄就别取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