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邹霜文不同,在雷霆崖,和叶韬进行一番深入交谈的戴云,关心的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戴云毕竟是在云州出生、长大,在草原上度过自己懵懂时光的人。虽然这番经历让她的肌肤相比于那些循着“正常”道路长大的大家闺秀显得有些粗粝,虽然她由此而成长为英风飒飒,杀伐果断的一代名将,但她却始终在让人不可逼视的光环后面,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内心的柔软。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朝廷对云州、对戴家、对云州以及北方部族、对有着她众多亲人朋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会有什么样的政策,而现在这种倾向于云州的政策又能持续多久……
“徐老将军是个实在人,他倒是除了军务什么都不怎么管。云州原先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哪怕是第一批进入云州的官员,徐老将军的命令也是让他们暂时只是清点核查云州各种基础数据,比如人口,比如一些官办作坊的生产品质和产量之类的。……不过,徐老将军不知道是真的不懂政务还是不想犯了以军僭政的忌讳,只管军务的话,很可能就错过了战后振兴云州的第一波机会了。”戴云有些忧愁地说:“云州原来三面受敌,和东平没有成一体之前,就算是为了不给周边诸方任何接口,在东平边境一线也放置了一些军队。以云州一州的力量,总共养了铁云骑五万人,各族精锐族兵大约两万人不到一点,各地城防军、屯田军、哨所边军等等加起来大约三万五千人到四万人……再加上云州北方奔狼原上最多能够集中起来的十万上下的骑军,实际上云州一旦全力动员,总共可以征集的各种士兵超过二十万人。而云州的人口……并不算很多吧。可以说,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家庭是和军队没有关系的。云州百姓彪悍的气质也由此形成。”
“牧场、作坊等等,首先要保证的都是一旦云州有事,对军队的供应,由于云州南部产粮仅仅只够日常消耗,各地府库首先保障的是城、镇、村、山庄、城堡等各级防御设施里的存粮。和东平融为一体之后,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但又有许多新的问题产生。”
“首先,朝廷分为三步对云州进行统辖的策略可以说是极为稳健的,而云州经略府一旦设置,的确能让云州更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但这只是就长远来说。陛下制定的三万铁云骑、四万步军、三万整训装备过的部族骑兵、两万城防军的确是个很合适的数字,而以灵活的手腕加强云州部族,控制北方部族的策略,可以让奔狼原在今后几年里成为应对北方部族的最好的壁障。但是,陛下的精兵方略,实际上是削减了云州本地从军人数,大大削减了。云州以往从来就是围绕着如何应对周围的各种威胁而制定各种方略的,所以,云州虽然物产丰饶,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削减了大量的云州军队之后,相关的军械作坊也就没有必要都保持全速运转,而且,由于云州在各种技术上落后东平原有地区太多,实际上很多作坊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被裁撤的军士们没了军饷,工坊的匠人们没了工钱,那些军士的家庭,那么多工匠的家庭怎么办?”
“大人,您这次来,的确带来了一些有眼光的商人,但是,这些商人都不是第一次来云州了。他们做的是食盐、粮食、马匹、毛皮、木材、药材之类的买卖,可这些买卖能够让云州获益多少呢?云州,现在需要的是大批能够安置退伍军士的产业,大批能够为云州带来财富的生意。尤其是那种能够将泥土化为精美瓷器的,而那些生意,云州人不懂。假如有商人愿意来云州兴办各种产业,愿意传授给云州子民各种技术,各种生意经,钱从来就不是问题。您也看到了,那些部族族长,长老们多有钱,黄金珠宝,在云州花不掉啊。为了云州振兴,要是朝廷不忌讳,我戴家甚至愿意将全部窖藏的黄金拿出来。”
“可现在,商人们除了几个固有的大集市和城市之外,都不会去其他什么地方,就算他们愿意四处游走,也没办法很快发现各地的物产和商机,看到的只是战后的凋敝。如果能够对商人们善加引导,大家才能发现,云州是大有可为的。而这些事情,我已经和徐老将军说过了,可是……徐老将军好像没什么反应啊。”
戴氏的子弟都是那么厉害,还是机会、环境和时势让戴云在重重磨砺下更上层楼呢?能够将军事、经济、技术等等的相互作用这样精炼地总结出来,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需要的各方面的阅历和相关知识实在是太多了。
但对戴云的这些问题,叶韬也一下子理不出头绪。尤其是,他无从判断到底是什么阻止了徐景添采纳戴云的见解,积极地采取行动。徐景添老将军虽然随着年事见长,在军中和朝中的影响力都有逐渐衰退的趋势,但大部分还是他自己谦退使然。老将军虽然一辈子扎根在军队里,对其他的事情多少有些不管不问,但绝不是那种只能看到军事的人。当初老将军愿意去担纲和北辽方面的谈判,而后来又随着战事的变化迅速调整了谈判的方略,让现在和北辽达成的临时协议更有利于东平和云州,就是一个明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